国企改革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此一时彼一时的国企高管薪酬改革

郑志刚:希望政策制定者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制定中少一些行政计划思维,对市场经济多一点敬畏。
2017年9月25日

大宗商品热潮推动中国国企利润反弹

但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国企的复苏可能是不可持续的,还可能导致人们陶醉于这种复苏,认为没必要进行国企改革。
2017年9月8日

联通混改“得”与“失”

郑志刚:联通毕竟迈出了重要一步,打开了民资参与国企垄断的电信业的大门,并为其他国企混改提供更多借鉴。
2017年8月28日

中国电信业私有化步伐依然太小

近日联通引入民间资本的举措,是至少10年来央企“混改”的最大动作,但外界怀疑此举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联通的国企属性。
2017年8月23日

中国国企新动态:党建先于改革

西方高管和分析师大多认为,中国政府已忽视了国企改革。但在中共看来,加强党对国企的监督是国企改革的先决条件。
2017年8月16日

中国上市国企把党委领导写入章程

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30多家上市国有企业今年改写了章程,把党组织的领导置于每一家集团的核心地位。
2017年8月16日

中国国企改革拒绝淡马锡模式

据媒体报道,中国财政部和国资委将出台国企改革计划,放弃淡马锡模式,确保国企能支持政府的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
2017年7月20日

习近平:国企降杠杆是“重中之重”

中国国家主席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示国有企业降低债务水平,并要求金融官员“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
2017年7月17日

中国央行顾问建议成立僵尸企业处置基金

在《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专栏文章中,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建议创建一支政府基金,以帮助僵尸企业关门时丢掉工作的员工。
2017年7月13日

中国纪录片讲述“僵尸国企”重生记

一位前中国国资委官员制作了一部讲述僵尸国企“浴火重生”的影片,此片旨在争取公众支持艰难的国企改革。
2017年5月27日

哈耶克、列宁与中国国企改革

黄张凯:一百年前的十月革命,为人类带来了计划经济。一个世纪的实践表明:计划经济效率低下,在全世界范围溃不成军。
2017年3月29日

中国企业需警惕“跨界”太大的转型

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合伙人陈兆丰认为,企业转型需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资本充裕下的“买买买”风险很高。
2017年3月20日

FT社评:中国仍需警惕“僵尸国企之患”

选择性淘汰僵尸企业虽值得肯定,但尚不足以实现中国经济所需要的彻底改革。真正需要推倒的是僵尸国企。
2017年3月2日

加速清理僵尸企业 去年中国破产案激增

中国法院系统去年共受理5665件破产案,同比增加54%,其中约3600件获审结,85%已审结案件导致破产清算。
2017年2月28日

民资成为控股股东可以“为所欲为”吗?

郑志刚:2016年12月在浙江台州开工的杭绍台高铁,由于“民营投资联合体”持股51%,引起诸多媒体评论的侧目。
2017年1月24日

天房发展股东否决在公司内设立党委的动议

虽然天房发展的最大股东是一家国有集团,但该公司的小股东当中,有91%在股东大会上投票反对在公司内部成立党委。
2017年1月16日

中国国企混改计划凸显政府不愿让出控制权

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近日公布的混改计划表明,政府希望在保持对企业战略的控制权的前提下,引入私人资本。
2017年1月9日

民粹风潮给中国的警示:停止偏袒利益集团

盛洪:中国尤其需要警惕民粹主义,因为中国老百姓不能通过投票来影响政治选择,民怨一旦爆发可能更加暴烈。
2016年12月26日

从葛文耀到董明珠:国企改制而来上市公司的特殊传承问题

郑志刚:新入主股东与企业家的冲突将持续影响中国未来公司治理实践,分析背后原因,或多或少与他们“跨界”有关。
2016年12月6日

中国鼓励提前退休以精简国企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至少有七个省已制定让工人提前退休的计划,此举旨在帮助臃肿的国营重工业企业削减产能。
2017年2月3日

Lex专栏:中国联通股价上涨能否持续?

中国联通表示将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其港股股价因此跃升6%,但如果改革不能取得可信进展,其股价将回落。
2016年10月12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中国有何启发?

徐瑾:市场与企业是契约运作的过程与结果,2016年诺奖得主哈特与霍姆斯特姆的贡献可视为打开黑箱的努力。
2016年10月16日

中国女排奥运登顶对国企改革的启示

蔡浩:中国女排夺魁对国企改革的启示是:重视顶层设计,坚持市场化原则,走专业化道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2016年8月25日

中国成立300亿美元工业发展基金

将投资于提升中国工业集团效率所需的技术,让人想起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分析师称,此举比释放大量流动性更好。
2016年8月19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