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欢迎品尝自由主义“自助餐”

赫拉利: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想要取用自由主义的一些要素,而将其余部分抛弃,这种做法可能让自由主义彻底崩溃。
2019年5月15日

中美矛盾是文明冲突吗?

余智:当前中美矛盾的实质是经济与政治的意识形态冲突,以“文明冲突”来界定当前的中美矛盾是完全错误的。
2019年5月8日

中国收紧对中外合办大学的控制

宁波诺丁汉大学外籍学者司马辉因批评中共政策而被免掉在该校管理委员会的职务,这标志着中外合办大学遭遇的一个挫折。
2018年7月2日

中国推出“马克思主义2.0”

在马克思的祖国德国,各界谨慎对待其诞辰200周年,而中国则举行了高调的纪念活动,这与中国在意识形态方向上的重要转变吻合。
2018年5月8日

当今时代的意识形态之战

桑德布:2018年全球自由主义阵营与反自由主义阵营将正面对抗,前者若想获胜必须证明现有秩序可为所有人服务。
2017年12月29日

中纪委批评14所大学意识形态工作不力

中纪委对中国大学展开的巡视表明,执政的中共正将政治控制拓展至教育机构。遭批评的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2017年6月20日

意识形态整肃冲击与西方联合办学的中国高校

中纪委巡视组对中国高校展开的巡视不仅瞄准学术腐败,还瞄准了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许多与西方联合办学的高校已感受到压力。
2017年4月25日

李四光传:一个标准文革语文标本(中)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学术之争极其正常,若以民族主义情绪视之,则无异于设立了“对立面”,将他人置于压迫方,凸显自己的无奈,其抗争也就有了合法性。
2015年7月23日

中国外交战略为何转变?

FT中文网撰稿人李江:在当前的条件下,中国外交战略显得强硬可能是试图通过外交为棘手的内政问题寻找出路,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利用反腐整顿吏治均是表现。
2015年7月22日

李四光传:一个标准文革语文标本(上)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这本书呈现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革命逻辑。她们自觉地把亲人当作一个政治符号叙述,人的存在仅是为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
2015年7月16日

吃饭砸锅论背后的主权归属危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笑蜀:去年的党大法大之争未平,今年吃饭砸锅论喧嚣又起。但目前基于体制框架讨论法治与党权没有意义,我们必须跳出体制框架。
2015年7月15日

历史课本中的朝鲜战争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距离朝鲜战争爆发已65年,这场战争影响了中国人的命运。但在中国当局的历史教科书里,对其描述仍是革命宣传式的,充斥着“胜利者”的成就感。
2015年6月25日

毕福剑事件背后的社会“认知失调”

FT中文网撰稿人张小彩:长期的双重话语体系造成的社会认知失调,制造了大范围虚伪的精英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庸众,社会戾气丛生,理性难构。
2015年5月20日

乙未年初夏造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大V“作业本”道歉事件,标志着网络志愿军告捷。以集团军作战方式,主动攻击非议官方意识形态的人,令其或沉默或缴械,网络红卫兵正在兴起。
2015年4月30日

西方应拥抱政治观念新世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佐韦尔:过去200年左右,欧洲和美国相继主导世界,但这个时代正逐渐成为过去。在观念领域,世界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一个思想的新世界即将降临,西方应该拥抱这样的未来。
2015年4月22日

中国记者高瑜被判7年有期徒刑

71岁的高瑜被控泄露国家机密罪,多家人权组织对判决结果和审判过程表示谴责
2015年4月17日

信息时代的主权自信赤字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教授泽格伯斯:当统治精英试图控制言论领域的话语权和叙事逻辑时,是显示自己的强大,还是脆弱?不过限制对信息的获取自由无助于解决问题。
2015年3月5日

政治化的意识形态与依法治国

读者韦彬:政治化的意识形态,不仅在舆论阵地上导致了左右纠缠,也导致很多社会经济领域问题容易上纲上线,强调政治正确性,使问题复杂化,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2015年2月6日

被滥用的爱国主义

FT中文网撰稿人才让多吉: “抹黑” 与“批评”的界限不是来自批评者本身的立场,而是来源于被批评者的“自信”与“不自信”。爱国的对立面不是批评,而是冷漠。
2015年2月2日

西方不再自信

FT专栏作家拉赫曼:民主、市场和美国实力,支撑起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但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让西方世界对这三大支柱的信心开始动摇。中国的崛起也在挑战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虽然思想的风向可以瞬息万变,但重拾自信之路却可能很漫长。
2015年1月14日

勿让改革再止步于意识形态之争

中欧陆家嘴研究院刘胜军:“阶级斗争论”沉渣泛起,未必真是“文革”回潮,而是在改革面临攻坚时刻,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维护利益、延宕改革的工具。
2014年10月29日

不应简单回避“阶级斗争论”

天则研究所高岩:阶级斗争学说是文革的理论基础,面对不知阶级斗争为何物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更应深刻反思其危害,辱骂和回避都无益。
2014年10月28日

褒贬两极的四中全会法治公报

天则经济研究所杨俊锋:无论争议何在,法治仍是渐进的。仅重申法治和依宪治国,就有极大观念价值,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的方向价值。这为最终实现法治提供言说空间。
2014年10月28日

中国传统能否化解现代治理危机?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理事邓聿文:在执政党意识形态体系无法解决信仰和道德危机又不想师从西方时,重返传统是必然,但前提是重新理解并改造传统中有现代价值的元素。
2014年9月30日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