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富士康工作条件报告公诸于世

美国公平劳工协会发布的这份报告称,这家苹果供应商存在多种违反劳工法行为。富士康答应改进,苹果对这项报告表示完全支持。
2012年4月1日

富士康内迁引发新一波劳资纠纷

富士康在内地一些省份建立大型工厂,将许多生产线从深圳的超级大工厂转移过来,这让工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从而引发了新一波劳资争端。
2012年1月16日

LG南京工厂复工

该厂8000名员工曾因年终奖问题举行过罢工
2011年12月29日

中国出口下降导致劳资纠纷增多

在海外订单下降之后,目前各工厂正在削减工人们赖以补充其较低基本工资的加班时间
2011年11月24日

分析:广东重构劳资平衡

富士康在中国内地的工厂发生工人连环自杀事件和本田在华配件厂爆发罢工后,力量的天平,如今已开始从向工厂老板倾斜,转为倒向工人。广东即将出台的《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将加快这一进程。
2011年1月10日

物价上涨激化亚洲劳资纠纷

为躲避中国工潮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许多跨国零售商把生产转移到其它制造业中心。而孟加拉、越南、柬埔寨和印尼等地也面临着涨薪压力。
2010年8月25日

人物特写:80后农民工青桐

青桐是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缩影, 她说:“对我们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论是生活、爱情还是工作,我们都不想再像我们的父辈一样。”
2010年7月27日

欧姆龙在华工厂发生罢工

该日本电子控制系统制造商在广州的工厂有超过半数工人离开工作岗位,要求加薪40%
2010年7月22日

本田将罢工归咎于中国子公司

总裁伊东孝绅称,在华部件供应商在劳资纠纷期间与雇员沟通不佳
2010年7月22日

罢工影响本田在华销售

该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华销量连续第二个月同比下降
2010年7月13日

越南、柬埔寨相继发生罢工事件

劳资纠纷正从中国蔓延至薪酬和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地区
2010年7月5日

FT社评:中国产业“内迁”意义非凡

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脱贫现象。随着像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商向薪资水平较低的中国内陆省份转移生产,我们也许就会看到中国第二波脱贫运动。
2010年6月30日

富士康拟将苹果产品生产转至中国内地

此举旨在遏制成本,因为据称苹果不愿富士康转嫁加薪支出
2010年6月29日

在华日本汽车商为何行路难?

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中国频频遭遇罢工。这一定程度上可追溯到日本企业的文化。日本人辛勤苦干但通常狭隘的管理风格在国外很难行得通。
2010年6月28日

中国产业升级为时尚早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王泽基、解青:从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目前还不能转向高附加值、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还要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部分地区出现的“劳工荒”并不能代表中国劳动力的现状。
2010年6月24日

中国广汽集团董事长表态支持工人诉求

张房有称,罢工的中国汽车工人的要求是“合理的”,因汽车行业薪资标准存在缺陷
2010年6月23日

读者来信:中国薪资上涨背后的力量

读者钱德勒:贵刊6月12日发表的社评强调中国薪资的上升是中国发展的自然后果。我却认为,这一薪资上升并非由自然因素所致,而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2010年6月21日

分析:本田与中国市场

当低工资国家的劳工纠纷扰乱一家全球企业的运营时,人们往往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家企业会不会把业务搬到一个麻烦少一些的地方?然而,本田在华南的供应商已发生三起罢工事件,却没有人提出上述问题。
2010年6月19日

丰田又一家在华汽配厂工人罢工

这是这家日本造车企业一周内在中国面对的第二起罢工
2010年6月18日

FT社评:中国劳资纠纷是健康迹象

鉴于中国的生产率逐年增长,而薪资占GDP份额逐年下降,加薪压力似乎完全是自然的。在中国之前,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都走过这条发展道路。
2010年6月12日

中国工人学会与老板“还价”

罢工和工人自杀事件分别迫使本田及富士康大幅提高了广东省工厂工人的薪资,预示着该地区对廉价劳动力近乎反射性的依赖,有可能发生明显转变。
2010年6月11日

分析:中国劳资纠纷蔓延

有迹象显示,中国的劳工抗议活动比此前想象的更为普遍和有组织性,尽管这些劳工行动很少被报道。
2010年6月11日

佛山罢工结束 本田恢复生产

但本田另一家位于中山的汽配厂罢工仍在继续,可能威胁其在华生产
2010年6月11日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