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超人”李嘉诚(上)
(FT2007中国报告之十五)

李嘉诚拥有大约230亿美元的财富,福布斯杂志将他排在亚洲富豪之首和全球富豪榜的第九位。他在香港有个人所共知的绰号:“超人”。
2007年11月1日

北京银行的娃娃股东

在中国,人们常对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出售过程充满怀疑。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北京银行日前披露,在其上市前的股东中,有84人年龄不满18岁。在该银行最大的20名个人股东中,有一人在成为股东时的年龄仅为1岁。
2007年10月31日

谁“救”了朱江洪?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朱江洪的这段经历可谓惊险、偶然而不无悲哀,这也许是一段无法复制的经历。它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三十年企业变革的一条潜在公理:在一个体制转型的时期,很多理性的结局都充满了非理性的命运气息。
2007年10月30日

渣打对中国有什么好?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买下渣打的想法颇具创意,可能促成第一个覆盖全球新兴市场银行的诞生——但怎么买、谁去买,却是更重要的问题。
2007年10月30日

无风不起浪?

虽然中国银行否认了收购渣打银行的传闻,但无风不起浪,市场分析家对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分析说,这对“绯闻”主角被扯到一起,必然存在某些理由。
2007年10月30日

“中国泡沫”还能撑多久?
(FT2007中国报告之十三)

中国股市一路飙升,中国基准指数在过去两年内上升近五倍。对于中国股市是否会崩盘,股神巴菲特、香港首富李嘉诚、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澳门赌王何鸿燊等人看法各不相同。
2007年10月30日

A股H股何时互换?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今年2月的讲话,让有关A股与H股套利的讨论活跃起来。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套利,人们目前仍未得出结论。
2007年10月29日

想做道德天使的中国电影人

中国地产巨子王健林有个电影梦:拍摄符合中国传统道德、具有积极主题的电影。他表示:“即使拍摄暴力片,也希望结局是好人杀了坏蛋。”
2007年10月29日

中国应该对中产阶级减税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中产阶级正在成为对中国个税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社会阶层,但在经济学家们看来,这并非祥兆。
2007年10月29日

新闻聚焦:工行走入非洲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实习生杨静:上规模的外贸,够交情的邦交,令工行落子南非相当自然;欧美主流市场大门久扣难开,则是去非洲的另一个理由。
2007年10月26日

贝尔斯登与中信证券互惠结盟

中信证券近日与贝尔斯登达成的换股协议,一方面证明了中国证监会去年暂停外资投资国内证券行业的决定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证监会愿意解除海外公司入股中国证券业的禁令。
2007年10月26日

中国的亿万富翁
(FT2007中国报告之十一)

1999年中国富豪榜上,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仅一位。今年,亿万富豪已达106位。今年胡润百富榜上的800位富豪,三分之一是中共党员,38人是全国人大代表,折射当今中国政治与财富的微妙结合。
2007年10月26日

社评:工行找到好朋友

中国工商银行与标准银行之间的“重大战略合作”,不仅对双方都有利,而且这笔交易很透明,这是一个好兆头。但基于少数股权的战略合作不乏失败先例,双方如何建立合作文化,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2007年10月26日

国际私募在中国面临挑战

安博凯直接投资基金合伙人龚国权:在中国越来越倾心于发展本地金融机构和金融中心之际,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正受到来自两个层面的重大挑战。第一是市场,第二是资产价格上调。它们该如何应对呢?
2007年10月25日

达能-娃哈哈:赢者一无所得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增长放慢,利润受损,娃哈哈冲突甚至开始改变达能对于中国和新兴市场的认知──输家到底是谁。
2007年10月25日

美泰如何处理危机

公关创意专家马高列斯、艾雪珂:美国玩具商美泰8月份大批召回中国制造的产品,使中国玩具面临一场公关灾难。而这次危机对美泰来说,产生的危害远远比预期的要小。
2007年10月25日

中国银行业:从“破产”到宠儿

曾几何时,中国国有银行一度在技术上破产。如今,它们成为了全球投资界的宠儿。但是,在风险控制、公司治理和信贷流程方面,它们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07年10月24日

沪港股票套利未必是好事

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之间如果真能套利,不仅远远不能冷却上海市场,而且可能只会推升香港股市。中国得不到什么好处。
2007年10月24日

GE在中国股市泡沫前却步

对有意入股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外国投资者来说,中国股市泡沫很成问题。中国投资者也许觉得深发展43倍于2007年收益的股价可以承受,但GE不以为然。
2007年10月24日

钢铁业未来将遭受两次冲击

Hatch Corporate Finance首席执行官贝多斯:我认为,未来会发生两次冲击:一次是短期的,而另一次是长期的。短期冲击将来自中国,长期冲击则是气候变化。
2007年10月23日

创新的“中国特色”

中国研发支出近年来大幅上升,但总体研发水平仍然不高。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仍然缺乏许多政策工具,或许甚至缺乏基本的条件。
2007年10月23日

中国本土私人股本开始得宠

随着国家安全审查程序的实施,许多外资私人股本和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遭遇了麻烦。中国打造本土基金的计划也使很多专业人士纷纷离开外资基金,投身本土投资基金。
2007年10月23日

中国风往哪吹?贝尔斯登知道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很多人会惊叹这笔交易的精巧,更有人会赞美它在突破美国监管方面的种种创新。可它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一个对中国多年欲而不得的国际大行,突然找到了惠而不费之捷径……
2007年10月23日

中石油市值有望全球“夺冠”

中国国有油气集团中石油最近取代美国通用电气,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公司。该公司下月在上海上市后,甚至有可能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上市公司。
2007年10月22日

出口成中国钢铁业“安全阀”

2003至2006年,中国钢产量接近翻番。今年头8个月又增长18%。如此迅猛的扩张,令人担心产能过剩。然而,中国钢铁业已找到出口这一出路。
2007年10月22日

中国猪肉价格趋稳

今年中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推动通胀升至11年高点。但有初步迹象表明,供需规律正开始在中国猪肉市场中发挥作用。随着农民增加生猪产量,猪肉价格开始下降。
2007年10月19日

“中国企业将热衷欧美并购”

一份针对亚太区交易中间人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明年将成为并购美欧业务意愿最强烈的亚洲企业,超出印度和日本等国对手。
2007年10月19日

中信为何入股贝尔斯登?

FT中文网实习生杨静:中信银行有意入股美国投行贝尔斯登的消息传出后,一些经济学家、分析师和法律界人士接受FT中文网采访,分析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虚与实。
2007年10月19日

中国允许新闻媒体上市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中国政府将允许所有完成企业结构改革的传媒公司上市,包括党和政府的新闻网站,并支持报业企业整体上市,使其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2007年10月19日

中信银行不会是“中海油第二”

中信银行有意入股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虽然可能引发美国某些圈子的反对,但业内人士指出,近些年来美国机构入股中国银行业获利丰厚,现在美方能对中信银行说不吗?
2007年10月18日

中信银行入股贝尔斯登明智吗?

人们常把中资银行海外扩张与日本银行业当年的挥霍相提并论,这并不明智。而入股贝尔斯登将与中信银行的核心业务吻合,还能获得美国金融专长,这一招则相当明智。
2007年10月17日
|‹上一页‹‹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