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环境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摩根士丹利承诺30亿美元“绿色投资”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计划投资30亿美元于碳排放额度和能源项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催生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06年10月27日
中国拟加强监测空气污染
中国环境监管机构即将实施一项监测空气污染的新策略,重点加强排放数据的收集,并采用更为先进的污染监测和污染物过滤技术。
2006年10月24日
施瓦辛格环保新政
美国环保协会总裁克虏伯等:美国加州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可操作的监管框架,实现新法律的目标。
2006年10月12日
WHO公布新标准“严打”空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四公布了严格的空气质量指南,该组织称,若执行这一指南,污染最严重城市中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可以减少15%之多。
2006年10月8日
黄金周也应搞“绿色统计”
FT中文网编辑:10月6日晚7时,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2006年“十一”黄金周第6号旅游信息通报。国庆中秋活动多彩,游客返程进入高峰。
2006年10月8日
银行也环保
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采取多种环保措施,一方面是避免惹上环保组织的指责,另一方面也是看上了“绿色”商机。
2006年9月19日
内地城市污染比香港更严重
所以,当我们感慨于香港的干净时,看到这些为了保证家人呼吸到新鲜空气的而纷纷搬离香港,并不惜牺牲睡眠时间而返往于安在世外桃源的家和只为赚钱工作的香港之间时,让我们如何不感慨?
2006年9月18日
“中国环境污染令GDP损失百分之三”
中国昨日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估计,中国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
2006年9月8日
加州新环保法律= 创新动力?
美国加州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法律。反对者认为这将造成大量失业,但支持者认为,新法律能够促进绿色技术投资,也许正是加州需要的。
2006年9月5日
香港污染抬高企业用人成本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德(Hudson)新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由于空气污染情况不断恶化,半数总部设在香港的公司只好支付更高成本,以吸引外籍人士到香港工作。
2006年9月4日
“减排”减出新商机
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带来了一个新的投资机会:碳排放额度交易。尽管前景并不明朗,但这一新生市场仍在迅猛发展。
2006年8月30日
“香港空气污染影响经济来源”
香港政府一位高级顾问昨日表示,困扰香港的空气污染问题正在给该地区带来“实际的经济后果”。这是香港官方首次承认,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正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
2006年8月29日
香港空气污染迫使对冲基金迁往新加坡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经纪服务提供商,两公司高管表示,在越来越多的驻港基金内部,基金高层就健康与生活方式开始出现分歧。
2006年8月4日
“奔小康”与“减排”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全球数十亿人奔向高 能耗的“小康”生活方式之际,人类能否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答案是:能;但前提是:我们要采 取正确对策。
2006年8月3日
中海油发现大气田 股价上涨5.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以下简称中海油)及其合作伙伴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已在南中国海发现一个大气田,这是首次在中国领海内发现的深海气田。
2006年6月16日
香港空气污染需“急救”
研究表明,香港近年来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每年 至少有16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专家称,现 在已到了需要“急救”的时刻。
2006年6月12日
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权供过于求
2006年5月16日
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失误
二氧化碳排放权价格昨日出人意料地上涨。此前欧盟(EU)透露,污染物排放权指标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已影响其抗击气候变化的初步计划。
2006年5月16日
中国放弃“绿色GDP”计划
中国政府在力图抑制经济增长以保护环境之际, 放弃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绿色核算” 的计划。
2006年5月10日
气候变化“荣登”议程
布什不常与其他国家领导人谈到气候变化问题, 但他与胡锦涛的会晤是一个例外。毕竟,中 国是美国发起的亚太清洁发展伙伴关系计划的关 键成员。
2006年4月21日
戈尔巴乔夫:从总统到环保使者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现在是国际绿十字环保组 织主席。在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0周年前夕,他呼 吁世界主要国家拨出500亿美元开发可再生能 源。
2006年4月19日
美国指责中国“出口”空气污染物
美国环保署负责人斯蒂芬•约翰逊(Stephen Johnson)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这是(中国污染)对美国最为直接的影响。
2006年4月12日
空气污染恶化 香港宜居城市排名下滑
咨询公司ECA International对世界各城市的最新调查显示,由于空气质量日益恶化,香港作为适宜外派雇员居住城市的排名已大幅下滑。E
2006年4月3日
中国将斥资百亿清理松花江污染
中国政府昨天表示将斥资100亿元人民币,清理去年东北松花江发生的化学品污染。自1949年共产党政权建立以来,这是中国发生的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
2006年3月31日
做个“绿色创业家”又如何(下)
能源成本不断飙升,加上气候变化令人忧虑,导 致新一代企业家进入新能源领域;这些人与老环 保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具备企业家追求投资回 报的精神。
2006年3月10日
做个“绿色创业家”又如何(上)
能源成本不断飙升,加上气候变化令人忧虑,导 致新一代企业家进入新能源领域;这些人与老环 保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具备企业家追求投资回 报的精神。
2006年3月10日
日本“环保车”面临路障
油价高企令日本混合动力车大行其道。但是,美 国将逐步废除相关税收优惠,丰田和本田享受的 减税待遇可能在明年告罄,“环保车”的吸引力 将会受到影响。
2006年3月6日
拥有你的绿色空间
在这个现实压力重重的世界,花园是你的虚幻仙境,是你自我表达的空间。一座“保证没有花园”的公寓不仅滞销,而且剥夺了你许多乐趣。
2006年2月27日
气候变化令中国“左右逢源”
在遏制气候变化方面,欧美看法不同:欧盟呼吁 制定并执行减排目标,而美国寄望新技术解决问 题。双方都明白,中国的支持至关重要。
2006年2月9日
气候变化经济学
气候变化是否会以失去地球为代价? 经济学家 应如何衡量其造成的破坏?经济学家参与环境政 策辩论的关键任务之一是确定是否可以使环保与 发展并存,但这并不容易。
2006年2月6日
为中国“绿色GDP”支招
亚洲智库“全球明天协会”总裁纳伊尔:据估 计,中国每单位GDP能耗是美国3倍,日本9倍。 中国希望在5年里将能源密集度降低20%。那么, 中国应该如何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目标呢?
2006年1月18日
热门文章
1.
中国聚焦消费以促进增长
2.
只顾追求效率终将遭到反噬
3.
朔尔茨排除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4.
展望2023:不确定性下如何决策?
5.
中国电影业在后新冠时代力争复苏
6.
退役北约指挥官当选捷克总统
7.
展望2023:加密货币是一颗未爆的金融炸弹吗?
8.
世界粮食供应形势好转 但仍有隐忧
9.
新东方在线成功转型 收入更胜教育“双减”前
10.
中国企业于纽约、香港大举筹集资金
|‹
上一页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