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4文章档案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以合法吸毒来打击非法贩毒

读者superidea:就像吸烟有害健康所有人都知道,但如果完全禁止销售,在利益的驱动下同样会有人私种贩卖烟草。
2010年7月14日

家乐福亚洲“瘦身”

家乐福正计划撤出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该集团的战略是退出那些家乐福无望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国家,将重点放在欧洲市场以及中国和巴西等成长型市场。
2010年7月14日

中国南车退出“朝圣高铁”竞标

公司将这一决定归咎于技术因素,同时表示仍将致力于海外扩张
2010年7月14日

宝马上调全年利润和销量预测

随着中国等市场需求的迅速回升,德国各豪华汽车制造商的业务正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2010年7月14日

通用电气CEO淡化对华批评

此前指责中国对外企怀有敌意的伊梅尔特表示,中国市场对通用电气十分重要
2010年7月14日

朝鲜的困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只要朝韩双方还处在停火阶段,而非和平阶段,制止类似天安舰事件扩大的有效沟通机制就无法形成,最终就很难避免悲剧重演。
2010年7月14日

孙家康眼中的中国航运

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中远集运总经理孙家康感慨于这家国有航运公司海外拓展的不易:“美国人将中远视作中国的第二支海军。如果中远想直接投资美国港口,他们觉得这相当于中国海军在那儿(投资)。”

西方的养老革命(上)

把自有住房置换成老年村的公寓,从此可以享受老年村提供的成本更低的服务是日渐走红西方的新养老方式。而老年村地产项目也被看好。
2010年7月14日

工作没有成就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要求工作本身要有意思,还要求工作应该有意义,并给人以成就感,本身就是无病呻吟。
2010年7月14日

“扎堆”的附加值

《国家竞争优势》作者迈克尔•波特发现,在同一个地方落户的同类型公司越多,这些公司从“共址”中获得的利益就会越多。如今,产业集群的概念已成为地区发展和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2010年7月14日

美国该如何应对制造业流失?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奥巴马宣布成立新的出口委员会,是朝着正确方向迈进的一步。但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大胆的举措:选择有希望形成竞争力的贸易部门,以投资推动技术发展。
2010年7月14日

阿富汗禁毒事与愿违

美国学者马克•克雷曼:尽管人们一致认为,打击毒品贸易是平息塔利班叛乱不可或缺的一环,但这种做法却事与愿违。实际上,禁毒行动助长、而非削弱了塔利班。
2010年7月14日

日本卫材的中国“棋局”

日本第四大制药公司卫材先于许多竞争对手进入中国,在辉瑞等制药巨头面前,卫材将迅速调整销售策略,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
2010年7月14日

楼市政策拖累中国股市

中国官方称遏制楼市投机的措施不会松动,重创房地产和银行类股票
2010年7月14日

不要迷信女领导

FT专栏作家露西•凯拉韦:女经理与男经理唯一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女性更缺乏自信,决策时更加犹豫不决,从而使得她们更不容易说错话。
2010年7月14日

金融创新谁受益?

FT专栏作家约翰•凯:如果你问金融业内人士,最新的金融创新有什么用,他们会解释说这些创新使得风险管理起来更加有效。不过,大众却很难从中获益。
2010年7月14日

日企学会迎合中国消费者

日本企业正越来越强调针对中国本地消费者的品味量身打造产品,但许多公司认识到,日本在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声誉,是他们最大的营销优势之一。
2010年7月14日

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创年内新高

在来自中国进口激增的推动下,美国5月份的贸易逆差大幅扩大逾15%,至223亿美元,为去年10月以来最高。贸易赤字不降反升让致力于扩大出口的奥巴马政府感到不安。

Lex专栏:印度禁铁矿石出口损人不利己

无论自给自足的理想有多么吸引人,它们都不可能实现。要限制铁矿石出口,可以提高税率。事实上,去年提高出口关税后,印度应当已经能够减少铁矿石出口大约10%。
2010年7月14日

中国钢铁企业15亿美元入股非洲铁矿

山东钢铁集团将获得塞拉利昂通科利利铁矿等资产25%的股份
2010年7月14日

英外交大臣表态将帮助本国出口商

黑格中国之行旨在为英国公司打开市场,称这是“一项关乎生死存亡的使命”
2010年7月14日

印度政府提议禁止铁矿石出口

在此之前,很多印度人质疑向对手中国供应铁矿石是否明智
2010年7月14日

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本月启动

这个4400亿欧元的欧元区主权援助基金将争取获得AAA信用评级
2010年7月14日

二次探底: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有人认为眼下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表现与2002-2003年时颇为相似。英国《金融时报》投资编辑James Mackintosh通过比较发现,如果现在与2003年更为相似,对美国国债投资者而言将是个坏消息,但如果与2002年更为相似,那么股票投资者可能将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