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欧元区

西班牙高等法院调查Bankia银行高管

此次调查可能会牵涉到西班牙政界和商界的一些头面人物
2012年7月5日

FT社评:奥朗德的难题

通过对富人和大企业增税,法国总统奥朗德兑现了大选期间向选民许下的承诺。但这些举措远远无法填补法国的财政缺口。降低公共部门支出虽然敏感,但不可避免。
2012年7月5日

紧缩政策有悖经济常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伦敦政经学院教授莱亚德:当前紧缩政策所遵循的思想,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在危机的起因、性质和应对方法方面都存在严重错误。
2012年7月4日

波兰:天道酬勤

自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波兰的经济增速一直在欧盟内部保持领先,这与波兰人的勤奋与努力是分不开的,波兰人每年平均工作1975个小时。
2012年7月4日

欧盟峰会改变了什么?

FT专栏作家明肖:欧盟峰会貌似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你若深入幕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没变。此次峰会的真正赢家不是蒙蒂,而是默克尔,因为德国应负的责任没有增加。
2012年7月3日

德国不应承担欧元区纾困成本

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教授伍德:德国使用欧元获得了好处,但也因此承担了成本,正负抵消后的净影响难以估算。所谓德国因获益而必须承担纾困成本的说法是错误的。
2012年7月3日

新兴市场企业大力收购欧洲公司

欧元区身陷债务危机,收购成本低,选择多样化,政治障碍相对少,新兴市场企业纷纷到欧洲寻求技术、品牌以及稳健的收入流,其中中国公司对收购欧洲企业的兴趣最为浓厚。
2012年6月29日

德国暗示支持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

但德国希望由4400亿欧元纾困基金的现有权限提供短期援助,反对由欧洲央行出手
2012年6月29日

德国应停止说“不”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索罗斯:德国仍拒绝接受任何有关向西班牙和意大利提供救助的提议,这种强硬态度或导致本周的欧盟峰会沦为一场彻底的失败。
2012年6月28日

欧盟可能获得改写欧元区国家预算的权力

这项提议矛头指向违反债务和预算赤字规则的欧元区成员国
2012年6月26日

希腊退出与中国放缓

FT亚洲版主编皮林: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受到冲击。而中国需求放缓的影响可能更加复杂,某些国家的“神奇时刻”可能因此走到终点。
2012年6月25日

西班牙将请求1000亿欧元银行业援助

欧元区国家可能要求西班牙对国内银行体系做出结构调整
2012年6月25日

欧洲不应再失良机

FT专栏作家拉赫曼:大选结果使希腊不再是欧元问题的核心,欧洲应好好利用希腊大选后的喘息期,采取措施建立“银行、财政与政治联盟”。
2012年6月21日

欧央行官员支持以纾困基金购买主权债券

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并未支持这一构想,称其为“纯属理论上的讨论”
2012年6月21日

欧洲人应该向海外移民

FT专栏作家邰蒂:过去半个世纪,到海外谋生的大多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人。如今形势不同了,巴西人奥利维拉呼吁,西班牙和葡萄牙那么多失业的人应该到巴西工作。
2012年6月20日

G20寻求压低欧元区举债成本

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承认,有必要采取措施阻止国债收益率扶摇直上
2012年6月20日

金砖国家宣布构建金融安全网

此举突显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担忧欧债危机蔓延
2012年6月20日

欧元区四大国格局转化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与德国繁荣景象相对的是,包括法国在内其他经济体不容乐观;“法意西”保增长同盟已经形成,“默克齐”强硬组合已渐渐远去。
2012年6月20日

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再创新高

支持紧缩派在希腊选举中获胜仅给市场带来短暂乐观
2012年6月19日

欧债危机将成G20焦点

欧洲领导人在G20峰会开幕之际,感受到来自其它国家的巨大压力,要求他们果断行动解决欧元区危机,这给本次峰会增添了紧张。本次G20峰会不太可能就缓解危机的步骤达成一致。
2012年6月19日

Lex专栏:欧元“死缓”?

无论希腊是否留在欧元区,欧元的“生存能力”依然存疑。现在,希腊人通过投票争取到一些喘息时间,但其他人应该继续聚焦于大形势。
2012年6月19日

论欧元区新模式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欧元区应迅速建立“保障与调整”联盟,而非转向联邦式联盟或转移支付联盟,因为后两者在政治或经济上不具可行性。
2012年6月18日

新民主党在希腊选举中获胜

预计支持紧缩的中间偏右的新民主党将赢得29.7%的选票,在300席的议会中获得129席
2012年6月18日

欧债危机:救急不救穷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孙涤:在法德两国为首的短痛长痛的抉择中,法国顺应了拒绝短痛的民意。凯恩斯主义既有经济学基础,也有人道的意义。
2012年6月15日
|‹上一页‹‹3839404142434445464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