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经济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中芯称美国出口管制导致美制设备供货延迟
这家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坚称美方出口管制的影响“可控”。该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长32%,但本年度资本开支下调12%。
2020年11月12日
亚太15国即将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各国贸易部长周三举行视频会议,为将于周日举行的国家领导人峰会做准备,届时可能会举行一个虚拟签字仪式。
2020年11月12日
太古的两难:拿国泰航空怎么办?
米强:太古的四大引擎中,两台已经哑火,国泰航空是其中之一。在受新冠危机重创后,国泰航空的控制权是否会易主?
2020年11月12日
英国威尔法核电站项目有望起死回生
由多家美国公司组成的财团,正就重启威尔法核电站项目与英国政府谈判。威尔法项目的所有者日立公司于今年9月停止了该项目。
2020年11月11日
拜登上台,对中美科技公司意味着什么?
闫曼:秩序的存在意味着博弈的空间,这一点不仅对美国科技巨头十分重要,对海外扩张之路被特朗普拦腰截断的中国科技公司来讲也是如此。
2020年11月11日
特朗普大选失利是“常识”的胜利吗?
夏春:要理解本次大选创记录投票率、特朗普似弱实强和拜登胜选的原因,需要看到大选背后更深层次的“常识”。
2020年11月11日
中国通胀降至11年低位
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5%,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8%,反映家庭需求疲软,令人担忧消费在中国疫后复苏中发挥的作用。
2020年11月11日
对煤炭的依赖恐影响中国环保承诺
中国提出的在2060年前争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但中国对煤炭的投资仍然在继续。
2020年11月11日
欧盟寻求“重启”跨大西洋关系
欧盟希望迅速解决与美国的争端、重启跨大西洋关系,尽管它仍准备对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2020年11月10日
中国需求提振欧洲出口
随着中国从疫情中强劲复苏,欧洲各地的出口企业都因中国的强劲需求而受到提振,尤其是奢侈品生产商。
2020年11月10日
拜登当选:“大时代”中的“小时代”
周浩:在中美关系成为全球最为关键的地缘政治议题之后,金融市场想完全避开政治几乎是不可能的。
2020年11月10日
即便国会分裂,拜登仍大有可为
福鲁哈尔:就算参议院被共和党控制,拜登通过行使行政权力并努力改善与欧洲关系,仍然可以采摘许多“低垂的果实”。
2020年11月10日
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展望:危机中的数字新机
程实、高欣弘:伴随数据安全显性化,数字经济野蛮生长将告一段落,高成长性逐渐向数字经济企业聚拢,中国股市有望受益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超额回报。
2020年11月10日
中国10月出口增长11.4%
这是自2019年3月以来最强劲的增长,且超出分析师预期,突显从新冠疫情迅速复苏正在加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角色。
2020年11月9日
拜登险胜,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徐瑾:拜登险胜,特朗普也没有全输,如何看待这一选举结果?无论哪一个党派,都不会明显改变中美关系。中国如何做?
2020年11月9日
拜登当选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李海涛、林锡:拜登当选或带来更高的通胀与财政赤字;将更有利于经济复苏(空美债)、美股及黄金,相对利空美元,利多人民币。
2020年11月9日
英国首相在疫情期间犯错并非偶然
曼斯:无论是疫情问题,还是英国退欧问题,约翰逊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不顾现实,兜售空洞承诺。
2020年11月9日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国际“反工业间谍”
王英良:反工业间谍是美国安全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工业技术上的攻防,窃密与保密话题,不会轻易退出中美关系。
2020年11月9日
美联储:新冠病例增加“尤其令人担忧”
美国央行把利率维持在0%至0.25%的最低区间,并重申将维持这一水平,直至目前受疫情冲击的美国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且通胀上升。
2020年11月6日
金融监管越少越好吗?
夏春:第三代监管理论认为,好的监管,不管宣称的目标是什么,实质必须降低金融业的欺诈和腐败,并鼓励竞争,而不是保护既得利益者。
2020年11月6日
我们依然可以逆转气候变化
如果特朗普连任,将是对气候变化最重大的打击。如果美国没有积极参与,要成功避免气候变化威胁可能是不可想象的。
2020年11月5日
每周数读:中企赴美IPO规模创五年新高
本周值得关注的数据有:蚂蚁集团暂缓上市、美股与大选、中企持续赴美上市、中国仍在发展燃煤电厂等。
2020年11月5日
美国正式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美国的退出进程将自动完成,而与总统大选结果无关。如果拜登成为总统,美国可能会很快重新加入该协定。
2020年11月5日
发展中国家不应屈从于出口悲观主义
萨勃拉曼尼亚:西方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已经走不通。如果真的听从,发展中国家将会前景黯淡。
2020年11月5日
从10个方面看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
沃尔夫:新冠疫情将对商业、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巨大长期后果。很多事情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猜到其中一些,但仍有很多未知数。
2020年11月5日
如何走出全球流动性陷阱?
戈皮纳斯:现在全球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要想从新冠危机中复苏,财政政策需要发挥主要作用。
2020年11月5日
中国准备打响芯片反击战
美中科技竞赛已逐渐演变为科技战,在全球最大市场的支持下,中国芯片企业战斗成功的机会并不渺茫。
2020年11月5日
中国民营企业收账难
以大企业和地方政府为首的客户拖欠应收账款,导致中国企业回收账款的时间创下纪录,并打击了中国的经济复苏。
2020年11月4日
下届美国总统该如何推动经济复苏?
福鲁哈尔:这届美国政府表明,以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已死,现在是推行拜登的“照护经济”的最佳时机。
2020年11月4日
欧洲反思第二波疫情为何来势汹汹
欧洲政界人士早就知道欧洲大陆很有可能爆发第二波疫情,但很少有人预测它会以最近几周这样的速度和猛烈程度爆发。
2020年11月4日
如何解读“十四五”规划?
周浩:中长期规划不仅代表着中国经济未来方向,也反映出政策层中长期判断。强调“内循环”和“科技”,表明官方对复杂外部环境的基本判断。
2020年11月4日
热门文章
1.
美国通胀压力已在酝酿之中
2.
拉舍特当选德国基民盟主席
3.
“阻断法”:中国政府开始设计对美“优势抵消战略”
4.
人事更替:朝鲜劳动党八大的新意、乱象与隐患
5.
美国企业界能与特朗普割席多久?
6.
小米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后股价大跌
7.
英国人如何看待死亡与葬礼?
8.
推特封特朗普号事件中的公权、私权与言论自由
9.
美国制定新规以阻止引进中国技术
10.
蚂蚁集团IPO搁浅令国际投资机构进退维谷
|‹
上一页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