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演出

一家上海亚文化俱乐部和它的创意年代

范庭略:“SYSTEM系统”在黯淡的经济环境与严苛的商业逻辑下顽强生长,折射着上海的坚韧与包容。
2023年4月14日

在夜店里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张璐诗:各乐章逐步积蓄的能量,伴随着变幻的灯光,回荡在露着钢筋水泥的墙壁之间。这样一场“沉浸式”的演出,几乎打破了古典音乐会所有的戒律。
2023年4月7日

《龙猫》走上伦敦舞台:种点橡子,帮它慢慢长大

张璐诗:久石让认为,只有小孩子能看见“龙猫”:“它提醒人们,为了融入成人世界,大家都失去了什么”。
2022年11月18日

从低迷的世界“逃”往爱丁堡艺术节

张璐诗:艺术有时提出问题,但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它曾带给你片刻自由,或者启发思考,这便是意义。
2022年9月1日

伦敦夏日里的“韩流”

子川:亲历韩国艺人在伦敦的演出现场,可以一窥韩国流行音乐在西方市场所遇到的热情和挑战。
2022年8月12日

聆听Damon Albarn演唱会:赋新词与强说愁

张璐诗:这位在艺术生涯中涉猎甚广的英伦音乐人,此时此刻显得缺了些灵气。但愿他不是才尽,只是遇到了瓶颈。
2022年2月25日

如何挽救伦敦的文化活动?

宋佩芬:调查表明,新冠病毒让英国创意产业处于“崩溃的边缘”。英国政府为文化部门提供了2亿英镑公共资金,但这远远不够。
2020年6月23日

《龙泉凤舞》:首演纽约的功夫音乐剧

宋佩芬:这部讲述纽约中国移民生活的音乐剧,将在纽约棚屋艺术中心首演。陈士争任导演,叶锦添任艺术指导。
2019年2月1日

意大利维罗纳:星空下看歌剧

张无忌:96载的维罗纳歌剧节舞台布置令人震撼,真枪真兵和真的马。演员不带话筒,山顶座位也听得十分清晰。
2018年6月28日

伦敦莎翁400周年祭精彩纷呈

2016年,伦敦各大小剧场、音乐厅、展厅将有数不尽的莎翁剧作和与莎翁剧作相关的音乐作品演出次第展开。其中不少演出创意新颖,惊世骇俗。
2016年2月19日

北京乐迷“追星”古典音乐

左驰:意大利指挥家穆蒂在北京被热烈追捧,不仅门票销售一空,国家大剧院罕见地摆出加座。演出后叫好声此起彼伏,然而演出质量其实并不理想。
2016年1月29日

英国人热爱圣诞闹剧

FT中文网撰稿人宋佩芬:Panto多改编自著名童话,越不忠实于原著,就越受欢迎。Panto的票房如此红火,以至于连国会议员、财政大巨也来客串。
2015年12月25日

百老汇忽视“亚裔脸”

FT中文网撰稿人徐征:虽然百老汇越来越奉行“政治正确”,甚至选角时崇尚“blind casting”,即黑人也能演白人公主,但这并未改善亚裔在百老汇的际遇。
2015年12月17日

经纪人推热中国古典音乐市场

FT中文网撰稿人左驰:去年钢琴家朱晓玫的大热,以及德慕斯、马里纳爵士等殿堂级音乐家的中国巡演,都离不开新兴古典音乐经纪人的幕后运作。
2015年12月4日

“卷福”和高清戏剧热

FT中文网撰稿人宋佩芬:英国NT Live 09年首创将戏剧演出的高清录像在剧场放映。“卷福”主演的《哈姆雷特》高清戏剧在上海瞬间秒光。
2015年11月26日

《汉密尔顿》引爆百老汇

FT中文网撰稿人徐征:汉密尔顿,这位美国开国元勋,与华盛顿、杰斐逊相比,是位“被遗忘的国父”。但这部以他的故事创作的音乐剧却红爆了百老汇。
2015年10月30日

节俭风影响中国演出行业

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中国政府部门和国企开始削减“艺术”消费预算,数千个小型表演团体和演出代理公司却因此受到冲击。
2014年6月18日

中国的假唱文化

中国文化评论人穆谦:中国主流观念中,艺术应该是“美”的,“真实”并不是艺术的必要条件。但假唱不仅仅是文化现象,它还是一个权利问题。
2013年3月20日

中国艺术团缺乏品牌意识

文化评论人穆谦:中国很多院团没有官方英文名称,或者同时有好几种不同的译法。没有网站和网络互动。此外,对海外演出计划得不够早。
2012年11月21日

中国文化奥运游的教训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穆谦:奥运期间,中国在伦敦主办的演出推广乏力,大多没有公开售票,只通过大使馆发票,因此在英国媒体上鲜有报道。
2012年9月3日

《中式英语》登上百老汇

黄哲伦的喜剧《中式英语》最近在百老汇上演,剧中一名英国顾问给美国商人丹尼尔提供在华经商建议,从而展开由语言和误解造成的问题。
2011年11月7日

FT社评:《妈妈咪呀》中国化

中国人对于跑车、精品威士忌和男士手袋等西方奢侈品都欣然接纳。从《妈妈咪呀》在中国的人气上看,中国消费者显然很愿意接受西方文化中花哨俗气的一面。
2011年7月20日

鲍勃•迪伦要来中国了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穆谦:对于中国的演出商来说,研究国外艺人的政治立场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功课,它甚至比艺人的商业价值更重要。
2011年3月30日